中国中车集团:全力打造“中国高铁”亮丽“国家名片”

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也让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更加响亮。这背后,中国中车功不可没。
自2015年重组成立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中国中车并作出重要指示: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是一张亮丽的名片,要再接再厉、创新驱动、继续领跑、勇攀高峰。
中国中车党委坚决落实总书记重要嘱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党建质量重要论述和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将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打造“中国高铁”亮丽“国家名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完善机制,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引领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客股份公司,中车长客股份高级技师罗昭强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罗昭强说,总书记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殷切希望,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学会抬头创新,要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要实现总书记的期望,必须发挥好这个独特优势,强根固魂。
为此,中国中车进一步健全企业党建体制机制。先后将289家企业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全面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落实党委前置研究程序,修订完善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党组织发挥作用具体化、制度化,探索建立党委工作部门、群团工作部门列席公司董事会、运营分析会等制度,拓展党的工作内嵌到决策、经营等重大环节有效途径,确保党组织在重大经营决策事项特别是创新发展中,发挥前置把关作用,更好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2019年以来,党委常委会决策把关“三重一大”事项258项,涉及党的建设、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
机制的完善推动了创新的发展。近年来,中国中车持续加强自主创新,集中力量重点攻关,让“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让重载列车技术在大秦线创造了重载铁路的世界纪录,让城轨地铁形成系列化、多样化、多制式的产品谱系。他们还成功研制了碳纤维地铁车辆、新能源有轨电车等新产品。2019年5月23日,时速600公里新一代高速磁浮列车试验车向社会发布。目前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1235件,累计获得56件中国专利奖。凭借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中车产品已出口到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高、国际创新竞争力强、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的企业代表。
党管人才,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
当记者在中车四方股份看到张合礼时,着实有些讶异——这个公司的“资深技能专家”,居然是个“85”后。
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中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扎实推进核心人才、国际化人才选拔培养等重点工程,建设具有中车特色的人才体系。
他们深入实施科学化、数字化、实用化、全球一体化的人力资本管理体系,涵盖战略牵引、能力管理、职位管理、平台支撑、实施管控5大系统,包括51个子项目。全力推进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人才资本和智力资本。建立了“两年一选拔、四年一聘期”的核心人才管理机制,培养出一大批中国工程院士、享受政府特贴的高层次人才队伍,200余人荣获詹天佑铁道科技奖和茅以升铁道工程奖。此外,中国中车还健全优秀年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实施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十项30条,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积极为青年职业发展“敞开门”、业绩评价“定标尺”、建功立业“把住关”,激励青年人才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展现青年风采、彰显青春活力。
事业成败,根本在人。为此,中国中车认真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干部选用导向,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要求,突出政治标准,深入推进竞争性选拔、阶梯式培养、市场化配置和任期制管理。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中车最大的子公司,不久前,刚刚通过公开竞聘产生公司的总经理。严格规范领导干部选任程序,建立领导力培养机制,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优秀品行,努力培养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国有企业家。推动形成了集团党委管理干部全覆盖的聘任制、任期制、契约化“两制一契”管理模式。
勇担使命,为高铁名片增光添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上称赞:“复兴号列车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
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看来,“复兴号”就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一个代表,如果要让更多的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拥有更多的“名片”,除了要有好的研发设计,还要具有“工匠精神”。“‘复兴号’动车组上有50多万个零部件,这就要求我们把每一个零部件都干成精品、干成艺术品。”郭锐说。
中国中车站在铸造“国家名片”的战略高度,勇担新时代党的建设责任使命,以新时代高铁先锋工程为主要载体,坚持“一企业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一党员一面旗”,全面推进党建“九个一”子工程,全面提升中车党建的影响力和企业创新发展的软实力。
“蓝领状元”郭锐、高铁青年李文龙、“85后”焊接专家、“工人院士”罗昭强、“高铁工匠”宁允展……在中国中车,一大批专家、工人,勇担使命、默默钻研、矢志创新、挑战极限、锻造匠心、不断突破,为中国高铁增光添彩。
高质量党建引领了企业创新发展。2019年1至3季度,中国中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利润同比增长11.7%。目前,中国中车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在两年公布一次的世界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排行榜上,中车销售收入在2016年、2018年连续两次位居全球第一。在2018至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分别位居385位和359位。中国中车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名片。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