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省属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暨履行社会责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首次向社会发布《省属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暨履行社会责任报告》。“报告的发布,旨在全面梳理江苏国资国企精准扶贫暨履行社会责任实践和现状,展现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方面的履责绩效。”省国资委一级巡视员李琨说。

200多项目、150余人,“成绩单”里显决心

过去五年,是江苏国企闯关夺隘、爬坡过坎、提速跨越的五年。省属企业积蓄强劲动能,在提速中超越,在超越中领跑,企业资产规模从6676亿元增加到13067亿元。

积极发展态势下,国资大省的国企担当也在更大层面发挥作用——各类扶贫项目200多个、选派扶贫挂职干部150多人、支持帮扶资金超过6.5亿元……江苏省国资委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省属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暨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中一连串扶贫数字,展现出全省国资系统扛起社会责任大旗的决心。

“既要当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更要做承担社会责任的顶梁柱。”会议现场,省国资委主任徐郭平直言,责任才能引领未来。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属企业对外公益捐赠共计2.4亿元,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贵州、陕西贫困地区3000多万元,“让更多偏远地区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琨介绍,七年来,省属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促进地方经济稳健发展,实现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同时,省国资委及省属企业开展专项教育扶贫,精准发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先后投入近1300万元,与省扶贫“三会”、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合作实施“滴水筑梦扶贫助学工程”“春蕾职教圆梦工程”,不仅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还为他们提供就业路径。“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理事长赵鹏看来,学有所成、反哺社会,是公益行动的意义所在。

涓涓细流,为寒门莘莘学子点亮了前行的灯。江苏8个市、38个县市区中累计6795人次受助于“滴水筑梦扶贫助学工程”。点点阳光,为贫困地区少女儿童圆花开的梦。三年来,春蕾圆梦班的开展、每年650万帮扶基金,让苏北1000多名职校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 “回顾这七年,省属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的好事、实事多,不愧为社会担当的榜样。”省扶贫会“三会”理事长丁解民感言。

回首来时的路,留着一个个鲜活足迹

展开七年来省属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成绩单”,牵连出一幅幅生动鲜活,企业与社会同发展、共命运的血肉相连的画面。

要发展,先修路。不仅要有路,还要提高路的质量,化解经济薄弱地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苦恼。“对此,我们提出创新理念引导的思路。”江苏交通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杨飞介绍,近年来企业结合自身使命、发展愿景与核心价值观,创立了“通达美好未来”的社会责任理念,“紧紧围绕‘通达’这个本质要素,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用我们自身优势及资源延伸服务、回馈社会。”

事实上,早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2016年,江苏交控就已开始发布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2016、2017、2018,连续三年,我们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实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常态化管理。”杨飞告诉记者,在以往基础上,今年5月,公司还首次召开了社会责任发布会,“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聚焦民生领域,在关键环节借助自身优势、带动投资造血,也是国企扬自身所长的另一种实践。

高投的故事便与此有关。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青峰说,十八大以来,企业通过“基金+区域”“基金+行业”“基金+政策”等模式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对江苏的全覆盖。“早在2015年2月,集团旗下管理公司毅达资本就与灌云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迄今,已对灌云县仁济医院、江苏品品鲜、利民纸品三个项目进行投资扶持,总投资额达1.6亿元。”不仅将“市场活水”引入经济薄弱地区促生机遇,杨青峰表示,高投还通过建设江苏人才创投联盟和江苏人才双创路演中心,分别与上交所、深交所合作共建我省企业上市培育基地等,致力为小微企业发展纾困。

“不只是江苏交控和高投集团,目前,24户省属企业分别在各自领域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省国资委一级巡视员王宁生说。记者注意到,无论到场与否,会议现场,每家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履责报告。而这些报告,少则三五十页,多则七八十页。

从青涩走向成熟,将社会责任纳入综合考评

“从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指导意见,到今天我们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省属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暨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今后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均须按年度发布履责报告。”王宁生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省属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将从“自发”走向“规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将进一步规范,定期向社会报告。

然而,利润是企业的追求,如何处理好盈利与社会担当这组“对立关系”关系?“事实上,我们今天要更多看到,把社会责任和企业竞争力有机结合,不仅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利,同样也是现代化一流企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金蜜蜂智库创始人、首席专家殷格非分析,当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六大发展发展趋势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价值量化发展的风向”。“眼下,我们仍通过计算经济效益评价企业,而未来,一家企业的综合价值,则要由经济净价值、社会净价值和环境净价值三者相加而得。”殷格非坦言,这一趋势预示着,企业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不再仅由“经济”维度衡量,“这也对国资委和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省属企业需要重视这一趋势。”

记者会场也了解到,在未来将定期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需包含构成企业经济发展指数的详细门类,“是否是‘绿色GDP’,是安全的GDP,要一目了然。”基于此,王宁生期待,企业围绕经济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最终让大家分享幸福劳动和绿色劳动的红利。”

“着眼未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省国资系统将自觉扛起重任,当好‘主力军’,撑起‘顶梁柱’,继续保持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征程中再立新功。”徐郭平说。

文章来源:新华报业网